2014年6月16日至17日,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分别组织专家组对我校主持的三个项目进行了验收、鉴定。会议在我校交通科技大厦举行,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杨新征、我校沙爱民副校长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王大鹏高工主持。
验收鉴定会上,项目负责人沙爱民教授、王晓谋教授、艾涛副教授、分别就主持的“路面工程温室气体排放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秦巴山区变质软岩路基修筑关键技术研究”、“抗污耐水型隧道防火涂料研发及应用”三个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路面工程温室气体排放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项目通过对沥青路面工程温室气体排放的资料调研、论证分析、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开展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化评价技术研究,提出了我国沥青路面工程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指标、测算方法、统计模型及沥青路面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确定方法,构建了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评价体系;研发了沥青路面温室气体排放现场测试设备,设计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开发了沥青路面工程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数据库管理平台;结合依托工程沥青路面温室气体排放检测,提出了控制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温室气体排放的基本方法、沥青路面环境影响评价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原则及要求;编制了《沥青路面工程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技术指南》和《沥青路面工程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政策建议书》。研究成果对推动路面工程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秦巴山区变质软岩路基修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大量室内外实验、大比例尺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对秦巴山区变质软岩路基修筑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秦巴山区变质软岩及其填料的工程特性,提出了变质软岩路堤填料的工程分类体系;建立了变质软岩路基的湿化变形计算、击实试验和振动台试验中单位体积击实能量(击实功)和振动能量计算、路基振动压实能量计算等公式;给出了变质软岩路基振动压实参数的确定方法;提出了秦巴山区变质软岩路堤振动压实施工工艺、质量检测方法与控制标准;编制了《秦巴山区变质软岩路基施工技术指南》,并成功应用于柞水至小河高速公路和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安康西段工程。
“抗污耐水型隧道防火涂料研发及应用” 项目于2011年立项,项目通过优化试验、TG-DTG 和SEM分析、工程验证等手段,开展了抗污耐水型隧道防火涂料的研究:使用有机/无机复合阻燃剂,无机轻骨料和耐高温胶粘剂开发了基层防火涂料;使用纳米 SiO2和TiO2开发了环氧树脂基面层涂料,研制了集抗污、耐水、阻燃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防火涂料;研发了隧道防火涂料粘结胶粘剂的材料,提高了涂料的防火和抗爆裂性能。项目研究成果在312国道太峪隧道得到了成功应用,有效提高了隧道内的行车安全。
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所作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审阅了验收鉴定资料,经质疑和讨论,专家组认为项目组提交的技术文件齐全、内容翔实,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任务,符合验收要求,项目研究过程中,管理规范、组织得力,经费使用合理,研究成果具有突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经验收专家组和鉴定委员会认真讨论,一致同意通过了三个项目的验收,三个项目的成果总体上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